今天是
纪检课堂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 - 纪检课堂 -  正文

千湖之声丨抓早抓小“治未病”

作者:    来源:湖北省纪委监委网站 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3-18

推进全面从严治党,既要抓惩治“治已病”,又要抓预防“治未病”。省纪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强调,把第一种形态用起来、实起来,管住大多数、着力“治未病”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要在用好第一种形态上下更大功夫,从小事问起、小处管起,抓早抓小“治未病”。

祸患常积于忽微。无数案例表明,党员干部违纪违法乃至坠入犯罪深渊,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、由小错到大错的过程。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,就是他们所在的党组织对“小问题”“小毛病”,及时提醒不足、督促纠正不力,以致小错慢慢演变成大祸,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

《黄帝内经》有载:“不治已病治未病,不治已乱治未乱”,强调了预防和早期治疗疾病的重要性。治病如此,教育管理监督干部也是如此。党员干部出现倾向性、苗头性问题时,如果有人提提领子、扯扯袖子,就可能把问题控制在未萌之时、萌芽之初,就可能让干部始终在遵规守纪中改革创新、干事创业。这种虑于微、防于小的举措,不仅是对党员干部最好的爱护,也是对党和人民事业极大的负责。

第一种形态既要敢用常用,又要会用善用。现实工作中,有的人认为大家都在同一个单位,低头不见抬头见,抹不开面子、张不开嘴、怕得罪人;也有的人把犯错当犯罪、把批评当批判,不注意方式方法,简单粗暴、盛气凌人,引起受教育干部反感。凡此种种错误的心态和方式,不仅达不到教育提醒的初衷本意,还会影响同志关系、破坏队伍团结。只要坚持实事求是、出于公心、平等待人,同时精准指出“病灶”,把握角度分寸,这样即便受到批评教育的同志可能一时难以接受,但又有多少人会抵触呢?相反,他们还会感受到组织的良苦用心和同志间的真挚情感,也会把批评教育当作一次改正错误、提升自我的有利契机。

用好第一种形态抓早抓小,各级党委(党组)和纪检监察机关要齐抓共管。各级党委(党组)要把功夫下在平时、用在日常,把教育管理监督真正融入工作生活方方面面,对干部的小错小节问题,及时红脸出汗、教育提醒,让“未病者”得到常防,“初病者”得到早治,推动形成帮助同志、增进团结、促进工作的良好局面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把纪律挺在前面,做实日常监督,综合运用听取汇报、个别谈话、检查抽查、列席民主生活会等形式,发现问题、纠正偏差、精准问责,确保第一种形态真正用起来、实起来、硬起来。

不矜细行,终累大德。党员干部要摆正心态,绝不在“小错无关痛痒”中麻痹自己,更不用“批评是小题大作”来纵容自己,正确认识到组织抓早抓小看似严管实为厚爱,自觉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,始终守好小事小节,管好一言一行,做到百病不侵,行稳致远。(吴顶 方逸豪)